【“Talking to the World—讲述城市之美”】 | 我院与徐州外事办联合举办俄罗斯云课堂之徐州剪纸艺术之旅活动

发布者:郏露锋发布时间:2025-04-23浏览次数:10


银剪游走方寸红纸,匠心连接中俄情谊。422日,“Talking to the World—讲述城市之美”友城跨文化交流项目第二期活动成功举办。本次活动由市外办发起,围绕“徐州剪纸”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邀请来自友城俄罗斯维堡区艺术学校的师生、画家等三十余名国际友人相聚“云端”,与徐州非遗剪纸传承人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指尖艺术对话。

本次课程由徐州工程学院圣彼得堡联合工程学院孙兴凯老师主讲,图文并茂地向俄罗斯友人展示了徐州剪纸的用途演变、文化意义和艺术特点。徐州剪纸不仅是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,更承载着徐州人民的生活智慧与精神追求,在当代社会持续焕发着新的生命力。

红纸生花:云端课堂流淌文化温度

大师课是国际友人亲身体验剪纸魅力的重要环节。镜头前,徐州剪纸第三代传承人刘冠玉老师以剪代笔,寥寥数剪便让“抓髻娃娃”在红纸上栩栩如生。国际学员们屏息凝神,跟随老师分解的“月牙纹”“锯齿纹”基础技法,小心翼翼转动剪刀。亲手剪出精美纹样后,学员们兴奋地到屏幕前进行展示,引得老师惊喜点赞。


文明互鉴:剪纸语言解码民族智慧

互动环节成为文化深度对话的舞台。俄罗斯学员对老师的剪刀充满好奇,传承人由此讲解小小一把银剪的重要意义,同时强调剪刀只是媒介,真正的剪纸艺术,是手与心的共鸣;圣彼得堡联合工程学院的学生代表就剪纸的意象向俄罗斯友人提问,对方分享了“严寒老人”“雪姑娘”等俄罗斯特色意象,非遗技艺在碰撞中焕发新生。

以艺通心:文化丝路再续新篇

本次活动不仅是技艺传授,更搭建起民心相通的数字丝绸之路。市外办副主任袁一表示:“当俄罗斯学员用剪纸重现徐州抓髻娃娃时,我们看到了非遗作为世界语言的无限可能。”后续市外办还将继续推出系列多语种跨文化交流活动,以友城为媒,让更多国际友人跟着非遗游徐州,带着文化读中国。


一审:孙兴凯  

二审:郏露锋

终审:吴涛